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玄幻小说 > 拿下玄武门,我就是顺位继承 > 第112章 终南山下八十七具尸体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2章 终南山下八十七具尸体

    第112章 终南山下八十七具尸体
    赵二话还没说完,李袭誉猛地一拍案子,“你是说,不仅你丈人家被烧毁,附近的几名猎户家都被烧毁,你还发现了个埋尸坑?”
    李袭誉的怒火不是衝著赵二去的,而是他没想到,在这朗朗乾坤的天子脚下,竟然会发生这样骇人听闻的事。
    究竟是何人胆敢犯下这么大的人命案。
    赵二颤颤巍巍道:“回大老爷,那个埋尸坑挖的又大又深,小人怀疑底下埋的不只是小人丈人一家。”
    这么大的人命案,李袭誉並没有第一时间把赵二列为嫌疑人,
    他只是让赵二在前带路,李袭誉亲率京兆府的衙役,与赵二一同到了终南山脚下,赵二丈人家的所在区域。
    “挖!”李袭誉满脸阴鬱的一指尸坑,这个户坑远比他想的面积还要大,如果下面都是尸体·:·想到这李袭誉打了个寒颤。
    “府尹,附近的村户房屋正常,有人为搬迁的痕跡,按照户籍查验,被烧毁的房屋共有二十四座,皆是终南山脚下的猎户,在籍者共计八十七人。”
    “终南山、猎户:···:.”李袭誉心头突得一跳,他大脑中的某根神经,好像被串连上了。
    此时李袭誉內心,有了个大胆又致命的猜测。
    皇帝往年冬狩,都是在这离长安城最近的终南山猎苑,当天出发当天就能赶回皇宫。
    而今年皇帝却突然带著百官,捨近求远,去了岐州凤翔围场。
    皇帝的心思,谁也说不准,这也说明不了什么。
    可太子李承乾,刚因为私自来终南山狩猎,被皇帝禁足,参与的一干人等尽数被连累。
    即便是皇帝解除了太子李承乾的禁足,东宫府官于志寧、张玄素还在戴罪中。
    甚至就连先帝之子,鲁王李元昌也被將爵,削了食邑五百户,襄阳郡公杜荷还削了食邑三百户解禁后太子还是一直未出现,不仅如此太子的所有职责尽数被魏王替代。
    “终南山·::···怎么又是终南山。”李袭誉隱隱约约的感觉,这件事或许与太子之间有著什么关係。
    李袭誉摇了摇头,强迫自己消了脑子里的这个可怕想法,毕竟太子承乾在百官心中,一直是个聪慧仁孝、勤政善断的储君。
    “府尹,坑內共有八十七具被烧焦的户首,已经烧的看不出本来样貌,不过从户体的性別年龄来看,与在这二十四户在籍人,倒是对上了。”
    回话的捕头,在京兆府干了多年的差事,还是第一次遇上这么骇人听闻的大案。
    因大唐实行均田制,农民被严格绑定在了,户籍所在地的土地上,农民未经官府批准不得擅自迁徙。
    这山脚下的村户,突然全部迁徙,必定有原因。
    回了京兆府后李袭誉,叫人查了所有村户的户籍,竟然发现这些人是经过朝廷的过所验证,以屯田为由,是朝廷出面为村户组织的大型迁徙。
    即便是身为京兆府尹的李袭誉,自认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不惊动任何人,不声不响的就能將几百人全部迁走。
    李袭誉皱著眉,唤来了捕头瞩附道:“你去查查,最近有没有人持东宫鱼符出入长安城,此事你要自己秘密的去办,切莫声张!”
    普通百姓要想进出长安城,就要经过公验,接受城门武候对身份、物品的双重核查。
    过所,也就是唯一的官方通行证,百姓要向户籍所在县衙提交申请,註明出行事由、路线、隨行人员及携带物品如钱帛、货物。
    经县尉审核后,加盖县印生效,
    若是官员,就不需那么麻烦,只需要验证鱼符,若是东宫卫率能带刀出行,这也符合条理。
    李袭誉安顿好赵二夫妇,独自一人坐在京兆府大殿內,闭著眼內心志忘的等著捕头查询。
    此时武德殿內。
    李泰正拿著阎立德与阎立本亲自送来的琉璃瓶子,笑的见眉不见眼。
    有了李泰给的详细步骤,工匠们只要掌握好火候与时间。
    这十余日,工匠们日夜实验终於提炼出了,不带气泡杂质,纯白色最为清透纯粹的琉璃。
    有了透亮的琉璃,水晶镜就更没有问题了。
    水晶镜就是水银镜,而水银也就是汞,大唐炼丹术盛行,汞早就被人提取出来了。
    水银镜子背后的反射层,李泰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將锡箔打至薄如纸,裁剪到镜子的大小,均匀铺於表面,边缘处用鱼胶固定,缓慢倾倒水银至锡箔表面,用木刮板均匀涂抹,锡汞逐渐融合,
    就会形成锡汞齐。
    静置三日后,待汞挥发形成银白色反射层,再涂刷大漆或蜂蜡覆盖反射层,防止氧化。
    因水银蒸气有毒,李泰又特意询问了,阎立德有没有按照他要求的,让工匠们在通风处操作,
    佩戴湿麻布口罩。
    毕竟在此时的大唐人眼中,汞是能炼丹吃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汞是能要人命的剧毒。
    这水银镜製作看似简单,但是其中的人工与成本费用,还是相当的高昂,不是普通百姓能购买的起的。
    百姓吃饭都有点费劲,也没那个閒情逸致照镜子。
    所以对比琉璃摆件,李泰打算將日常能用到的水晶镜子价格提至更高。
    “阎公放心,本王答应过会坑侯君集一把,给你出气就一定会做到,静候!静候!”
    送走阎立德与阎立本二人,李泰包好了一对小琉璃瓶,还有有一大一小的两面镜子,去到了立政殿。
    此时李世民正与长孙皇后、杨淑妃、阎婉,一同打麻將。
    上次李泰带著包裹来就给李世民了个大惊喜。
    马蹄铁!
    李世民今日刚跟李靖、侯君集与李道宗等从吐谷浑刚回来的人,炫耀完李泰搞出来的好东西。
    比如新的锻铁法、马蹄铁、神臂弩,甚至连火炕蜂窝煤,也顺带著“不经意”,刻意的提了一嘴。
    所以李世民在看见李泰,又带著他的神秘小包袱时,顿时充满了期待。
    李世民也没心情打麻將了,也不管其他几个人,直接叫人把麻將一收。
    “青雀儿你又给朕带了什么好宝贝过来?”
    李世民让李泰將包裹放在桌子上,他要亲自打开。
    李泰见杨淑妃在场,有点犹豫。
    杨淑妃也看出来了,拿著丝帕掩嘴轻笑,“魏王本宫再怎么说,也是公主出身,又是四妃之首,什么宝贝没见过,你难不成还怕本宫看上,会和皇后殿下抢啊!”
    李泰怕的倒不是这个,关键是杨淑妃在,他就不好说这东西实际价值並不高,想捞大钱的事了“杨淑妃说笑了,本王就是给阿娘准备了两件小礼物,若是知道你今日也在,就再多备一份了。”
    听李泰被杨淑妃打趣,李世民还有些不高兴。
    “青雀儿拿出来的东西,淑妃你还真不一定见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