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战起!
“速速闪开!”一员满脸血污的战將骑著马,从北京城大门一路畅通无阻,直达五军都督府前。
此时已至十月初,蠢蠢欲动的蒙古诸部终於按耐不住,开始按照于谦和石亨预计的线路,三路朝著北京城攻来。
九边重镇及內三关,不断有发现瓦剌的军报传来……
“报!紫荆关急报!”
这员战將下马后,未来得及喘气就朝著五军都督府的大堂衝去,在门前將战报交给成敬后,一头昏了过去。
大堂內正在听于谦分析敌我態势的朱祁鈺和一眾武官勛贵,闻到门外的动静皆是一惊。
由於这段时间各边镇不断有军报传到京城,朱祁鈺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到军事上来。
于谦起初提议此事应召集六部和內阁大臣一同商议,不过朱祁鈺拒绝了,这些大臣中知兵事的只有于谦和金濂二人,其他大都是纸上谈兵之人,让他们治国理政朱祁鈺倒是放心,打仗么,那还是算了。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这也是朱祁鈺这段时间召集文臣武將来五军都督府商议,而不是放到文渊阁的原因。
朱祁鈺从成敬手里接过血跡还未乾涸带著几分温热的战报,望了望倒在门口那人,朝著成敬吩咐道:“找口好棺材厚葬了吧!”
展开战报观看之后,朱祁鈺並未有所表示,他將战报递给于谦后,转身朝著舆图看去,找到紫金关的位置后,拿起了代表瓦剌的小旗帜插了上去。
“紫荆关破了。”于谦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没有想到瓦剌破关速度如此之快。
“害!”看完整个战报后,于谦黯然嘆了口气,將战报递给其他军议的將领。
带头破关之人乃是朱祁镇身边的第二號太监喜寧,金濂看完战报后,也是跟于谦一般长嘆了一声,忧心忡忡。
石亨见二人看完皆是一副死了爹样子,一把从孙继宗手中抢过奏疏,快速看了两眼后,大喝道:“又是该死的阉竖!”
孙继宗此时怒火中烧,先是以前见到自己都会绕道走的吴安,这几日天天在自己面前耀武扬武,现在又是石亨这个无名小卒竟然也敢无视自己。
但他此刻却是敢怒不敢言,想到父亲和兄弟所说的话,为了孙家和自己的外甥孙,他只得將这些气吞进肚子里。
隨后石亨起身朝朱祁鈺躬身揖礼,並大声说道:“陛下,臣请亲率一支兵马,收復紫金关!”
“一群养马奴,安敢如此囂张,欺我大明无人乎?”
与蒙古有过接触的都知道,在北元黄金家族后裔的眼里,瓦剌人就是群在肯特山下放牧的马奴,此时却在大明境內逞凶,石亨自然气愤无比。
石亨话音刚落下,刚才被石亨无视的孙继宗开口嘲讽道:“哼,石將军如此凶猛,为何之前阳和口一战,却被马奴打得丟盔卸甲,狼狈而归啊!”
石亨反头望去,见开口之人乃是孙继宗,你个现在如丧家之犬一般的外戚也敢口出狂言,若是朱祁镇还在,某倒要敬你几分,现在么……呵呵。
隨即石亨想到了战报中,带头攻破紫金关的喜寧,於是反呛道:“倒是在下疏忽了,不如孙都督亲自带兵前去收復紫金关。”
“顺便把喜寧这个数典忘宗之辈抓回来,交由陛下凌迟处死,不知孙都督可有这个胆量?”
“你!”
孙继宗没想到石亨一个和自己一般的粗鄙武夫,竟然这般伶牙俐齿,嘴上说的数典忘宗之辈是喜寧,但却另有所指。
一时找不到话语反驳,只得坐在椅子上用力抓紧了扶手,脑海里不停闪过父亲和兄弟的话。
“且先坐下吧。”朱祁鈺见石亨將孙继宗懟得眉目通红样子,让他坐下来说话。
內心却有一股说不出的快感,果然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陈循却满脸骇然地道:“臣虽不知兵事,却也有所耳闻瓦剌不善攻城,且內三关固若金汤,怎可破城如此之快?”
不止陈循在坐的文臣中,绝大多数都认为內三关固若金汤,绝不会有事,瓦剌打不进来,所以在徐珵提出南迁一事时,大家才会集体反对。
“原来如此!”胡灐看完战报后,看了眼王直和陈循等几个一脸茫然的大臣,让他们跟武夫在一起议事,还真有些不习惯,重重嘆了口气后,將战报递给王文,示意他读给眾人听。
王文看看了后,就高声读了起来:“喜寧隨瓦剌军至关下,诈称奉上皇旨意开关,为守將孙祥所拒。
继而引瓦剌军在关外大肆呼喊古北口已破的消息,动摇军心,又亲引瓦剌从犀牛山僻径夜袭关后,正面又有瓦剌军强攻,前后夹击之下,孙祥率部下千余死战四日,终因寡不敌眾,於十月初九日瓦剌破关之日,战死。”
“这个宦官竟敢引瓦剌攻关?”
喜寧的身份眾人也是知道的,除却王振之后,朱祁镇第二信任的宦官。
喜寧一个宦官怎么会如此大胆?没人授意他敢这样做吗?
眾人也终於明白过来,石亨之前的话並不是在骂喜寧,而是已经不是皇帝了,还在作妖的那位。
陈循还是不太明白,隨即开口说道:“即便有喜寧这等奸佞之辈,带头攻关,也不可能四日的时间就攻破,我大明耗巨资修建的紫荆关啊!”
朱祁鈺一时感到有些无语,看来以后得阁臣,得先去地方歷练几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以朱祁镇自己带头捞钱的作为来看,手下不捞得更凶才怪。
陈循所谓的巨资能有一半放在修缮城防上,都算这些督造的官员有良心了。
“金尚书,你给陈阁老解释一番吧。”
朱祁鈺隨即將锅拋给了金濂,管钱么,户部是专业的,况且金濂可是亲自上过战场打过仗的。
金濂未有犹豫,开口说道:“紫荆关虽为畿辅咽喉,但因其无高山大陵之限,便於骑兵驰突,防守的兵力较少,瓦剌又有熟悉地形之人引路……”
经过金濂的讲解,陈循总算明白过来,紫荆关被攻破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兵力较少,二是喜寧引路。
这两个问题都是一个人所导致的,陈循能想到的只有北边那位。
“成敬,擬詔!”
朱祁鈺大手一挥,朝门口守候的成敬说道:“喜寧通敌叛国,而后各边镇守將见之,可直接射杀,不许听信其谣言。”
“速速將此敕諭通传顺天府与山外九州!”
成敬写好了敕諭之后,即刻交由身边的小太监送往司礼监,书写多份后,盖印交由锦衣卫传递,一起还有喜寧带头破紫荆关的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