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虎贲郎 > 第590章 强掳司徒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90章 强掳司徒

    第590章 强掳司徒
    当吕布所领中军抵达荥阳时,许都城中的羽林中郎将魏续才开始后撤。
    许多官吏、士人携带家眷,也跟随魏续撤离。
    前几天,太多人反应不过来。
    如今形势越发明显,缺乏定力的人紧忙抓住这最后的机会。
    车骑将军府,一个艰难的抉择就这么随着官吏、士人出逃而摆在刘备面前。
    是立刻戒严,诛杀流言散布者;还是就这么看着,让吕赵双方的人继续煽动混乱,让许都城内的元气进一步流散。
    长史糜竺捧来一卷帛书:“主公,中书令急令。”
    刘备见糜竺脸色不好,再看边上的从事简雍、孙乾,都是神情木然。
    举刀屠戮出逃的官吏或士人,这显然与刘备军中文武的立世之道不合。
    刘备拿起帛书,见写着‘中书监赵蕤受贼蛊惑,携印叛逃,速速缉捕’。
    见到这十几个字,刘备双眉一挑:“他还真是急躁,竟然如此不记东迁患难之情。”
    糜竺垂首不语,他在徐州是个人物,但在许都周边,以他的家族底蕴、个人出身与名声而言,担任刘备的车骑将军幕府长史明显在拖刘备的后腿。
    面对朝中纷争,糜竺也缺乏底气去点评、划分什么。
    刘备抓着帛书握拳,凝声:“截获赵蕤不难,难在让他活着。”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征兆,在预示着赵氏即将乱国。
    现在派兵去抓赵蕤,赵蕤就敢死给你看。
    而赵蕤逃回雒都或晋阳,就能以中书监的身份发布檄文,声讨公卿以及刘备、董承、伏完等人欺君乱政。
    同样的,如果中书监赵蕤被非法程序杀死,那同样能坐实许都生乱。
    到现在,刘备彻底理解了吕布。
    只要待在朝中执政的位置上,那公卿们就会推着你往前走!
    当年董卓能乱中取胜,还不是其他公卿支持之下,让董卓生出了背叛袁氏的勇气,并付诸于行动?
    吕布不想跟赵基交恶,这才急流勇退。
    难道自己要带着幽州乡党去跟赵基麾下那廉价的诸胡义从拼命?
    刘备将手中的帛书丢回糜竺捧着的木盘中,感慨说:“若是曹孟德在世,他入朝夺权,又岂会如我这般踌躇,错失了许多良机?”
    周围人不语,虽然刘备放纵吕布出走,削弱了许都的综合实力。
    可也避免了可能会发生的许都内战,许都爆发一场内战,刘备就没法做人了,哪怕最后赢了,许都朝廷的影响力也会急速衰退。
    所以放任吕布出走,不是上上选,但也是中上的选择。
    可现在呢,持续出逃的许都官吏、士人,也在宣告着许都朝廷影响力在衰退。
    抓住这些人,杀一些带头的,就能把这股恶劣风气镇压下去。
    未来与赵基开战,这些掌握文化的寒门士人,就是极好的军吏、文吏来源。
    可对着这些只是出逃的官吏士人出刀,这个时候的刘备有些于心不忍。
    如果逃跑都要被杀,那么绝望之下,官吏士人会选择勾连军队发动哗变!
    主动出逃,虽然有不配合的因素在,但也宣告着不想与你为敌。
    左右为难,刘备下不了这么狠的心。
    何止是他,他的幕府核心成员都不适应,也都理解刘备。
    刘备犹豫良久,扭头去看侍立门口的张飞。
    张飞双目圆溜溜,察觉刘备目光后,就闭上眼睛扭头看向一边。
    杀许都出逃的官吏、士人,张飞下不了这个手。
    官吏和官吏不一样,许都官吏是朝廷东迁后逐步重组起来的,这些官吏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
    赵基、吕布联合执政下,这些年轻的官吏就是想作恶,也缺乏时间和机会。
    所以许都的官吏团队整体上朝气蓬勃,俨然一副汉室三兴有望的势头。
    虽然上面有一层年事已高的公卿,可许都官吏如旭日初升,并无什么恶迹。
    现在一些绝望的年轻官吏出逃,不一定是支持吕赵,而是对朝廷三兴持绝望态度。
    去杀这样的人,张飞下不了手。
    刘备见此,就说:“翼德,你率五百军士,巡查许都郊外,缉捕盗贼,护送士民安全离开。”
    “喏。”
    张飞转身,上前三步拱手,目光与刘备对视,张飞轻轻点头,见刘备再无什么嘱咐,就转身快步离去。
    其他人斜视张飞背影消失,简雍起身拱手:“主公,中书监逃奔西州,大司马必然举兵,污蔑并声讨主公劫持天子,霍乱朝政。”
    “赵氏有安定社稷、护卫天子之功。
    刘备语气平缓,环视左右众人,继续说:“故而他重功难封,举兵扰乱社稷……我也不怨他。此我刘氏社稷,他举兵乱国,我等遵奉朝廷,顺逆之别自在人心,我等与他竭力一战就是。”
    说罢,见众人没有反驳的,刘备就看向糜竺:“向大将军行文,说明许都近日之事,且观大将军如何回复。”
    “喏。”
    糜竺应下,转身离去,就找几个文笔好的书吏草拟文书。
    许都朝廷一日不宣布吕赵二人为叛逆,那他们就是朝廷还认可的大将军、大司马。
    可就是宣布吕赵为叛逆,这又能如何?
    董卓、李傕郭汜把持朝廷时,各方势力哪家没当过朝廷指认的叛逆?
    也就是这两三年里,赵基、吕布持续不断的军事胜利,以及南方接连树立的宗藩体系,才让朝廷终于有了那么点朝廷的样子。
    而出逃的队伍里,司徒赵温与老仆、门生故吏组成一支三十几人的逃亡队伍。
    赵温身子硬朗,一手扶着牛车,周围人一起默默赶路。
    他也是没想到,还有刘备这么讲道理的群雄,竟然就这么敞开道路,放任朝野士人出逃。
    突然身后有人喊叫,赵温回头去看,就见张飞引着五十余骑沿着驰道向西而来。
    他们策马轻驰的速度并不快,但也是出逃队伍的三四倍速度。
    张飞情绪不高,没兴趣对着出逃的官吏士人嚷嚷什么。
    只是很不巧,张飞阴郁目光左右乱瞥时,与赵温目光相触,一瞬间张飞来了精神。
    猛地夹马加速追来,狠扯缰绳降速并一跃下马,故作诧异:“司徒公何以如此?”
    赵温语气柔弱:“老朽年事已高,逢此国难,又无力为天子分忧,故请辞归乡。”
    “司徒公年不过五旬,何来年事已高之说?”
    张飞上前两步,见还有年轻士人上前要拦他,此刻张飞不讲道理抬手推开对方,贴近到赵温近处,直说:“司徒公请辞归乡,末将自不会阻拦。只是如今我大哥正为难,司徒公若能想出一个计策,末将就放司徒公离去。”
    听了张飞的言语,几个骑士也都是下马,开始凶神恶煞盯着赵温的门生故吏。
    为了保护赵温,这些益州籍贯为主,司州、凉州以及并州籍贯的士人、郎官们手按剑柄,怒视这些披甲的步行骑士,更多的骑士也围绕过来,显然毫无胜算。
    见张飞如此蛮横凶顽,赵温耐心想了想,就说:“镇南将军刘景升深得海内之望,车骑将军何不邀请刘镇南入朝辅政?”
    张飞听了缓缓点头,感觉这是保卫刘氏社稷的一战,没道理就己方死拼。
    当即张飞就对赵温拱手:“司徒公英明,请恕末将无礼。”
    赵温的一名中年故吏地位颇高,当即挺身而出,喝斥:“出尔反尔,这是何故?”
    张飞瞪着眼睛:“司徒公明明才思敏捷,却不肯为国效力,这又是何故!”
    他声势惊人,见吓住这伙人,张飞扭头看部伍,理所当然语气:“还不扶司徒公上马?”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