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耽美堂

手机版

耽美堂 > 都市小说 > 风起北美1625 > 第449章 琼江河谷(三)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49章 琼江河谷(三)

    第449章 琼江河谷(三)
    1640年 12月 26日,寒风掠过琼江河谷,永平堡(今俄勒冈州塞勒姆市)的寨墙在冬日暖阳下泛着冷光。
    作为新华重点开发的农业区域,琼江河谷独特的地中海气候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也让在此拓殖的移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这种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燥少雨,且全年光照十分充足。
    这样的气候组合对农业生产而言,可谓是老天的馈赠,带来了三重不可多得的优势。
    其一,冬季的降水充沛且持续时间长,如甘霖般滋润着土地,让土壤在作物休眠的冬季充分积蓄水分,保障了良好的土壤墒情。
    这就大大减少了来年春季播种时的灌溉需求,为农业生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其二,夏季干燥少雨的天气,有效抑制了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降低了农作物患病虫害的风险。
    同时,干燥的气候延长了作物的生产期,让农作物能在充足的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养分。
    其三,夏季较大的昼夜温差是提升农作物品质的关键。
    白天充足的光照让作物高效生长,夜晚的低温则减少了养分的消耗,有利于农作物果实中分的积累和风味物质的合成,使得这里产出的农作物口感更佳、品质更优。
    去年和今年两季收获的数千吨小麦,在口感上就比金川河地区(今弗雷泽河谷)所产的稍稍胜出一筹,这便是琼江河谷气候优势的有力证明。
    相比之下,金川河谷和启明岛则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虽然全年湿润,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持续的水分,但夏季凉爽的气温却限制了诸多喜温农作物的成熟度,使得部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琼江河谷的土壤条件同样堪称一绝,这里的土壤主要以火山灰衍生土为主。
    这种土壤具有高孔隙度与出色的保水性,能够很好地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既不会让作物因缺水而枯萎,也不会因积水而烂根。
    更重要的是,玄武岩等火山岩风化后会释放出大量的铁、钾、镁等元素,为土壤增添了天然的肥力,让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到丰富的营养。
    而新华境内其他地区的土壤条件则各有局限。
    比如金川河谷的冲击土虽肥沃,但黏土含量高,在雨季时容易形成积水,进而限制农作物的根系发育,影响其正常地生长。
    比如启明岛上的土壤主要以砂砾和石灰岩为主,保肥能力差,而且部分区域受海风影响,盐碱化严重,需要持续施以鸟粪矿或者人工粪肥,才能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促使其健康生长。
    至于新华湾(今西雅图所在的普吉特湾)地区,主要是以冰川沉积土为主,土层较薄,深层养分不足,也需要持续地人工施肥,才能提升田地肥力,保障农作物的产量。
    除此之外,琼江河谷还具有甚为优越的地形条件。
    这里有广阔的平原面积,整个河谷宽约五十公里,长约三百公里,可耕地面积超过两百万公顷,是新华境内最大的连片农业拓殖区。
    如此广袤的连片土地,为大规模农业开发提供了绝佳的基础条件,便于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反观其他地区,金川河谷虽有大片平原,但两侧山地挤压导致可耕地分散,而且还需应对周期性洪水威胁,对水利建设要求极高,增加了农业开发的难度和成本。
    启明岛和新华湾两地以丘陵为主,可耕地面积零散而狭小,限制了大规模农业开发。
    琼江河谷大部分区域海拔都低于两百米,充足的光照条件让该地区无霜期长达200-240天,远超金川河谷(160-180天)和启明岛(160-190天)。
    这漫长的无霜期能使这里几乎能种植所有类别的农作物,从喜温的玉米、水稻,到耐寒的小麦、土豆等,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
    正是得益于这些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农业条件,新华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农业开发地区,在政策和物质保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从而保证大量输入的移民都能吃饱肚子。
    自1637年开始拓殖以来,短短四年时间,移民拓殖部便向子午河专区输送了两万一千多移民,其中超过百分之八十都集中于琼江河谷。
    截止到1640年11月,整个河谷地区开垦出了二十八万亩耕地,粮食总产量达到九万余吨,其中六成以上为玉米和土豆,为新华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琼江河谷农业开发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的进行管理,该地区先后设立四个县。
    会川县(今波特兰市)作为最早设立的县之一,地处河谷下游,交通便利,商业逐渐兴起,成为子午河专区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沐阳县(今华盛顿州温哥华市)虽然不在琼江河谷,但凭借子午河北岸优越的地理位置,在物资转运和贸易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临近会川的曲沃县(今俄勒冈城),经过三年开拓,农业基础扎实,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
    而今年八月刚刚建立的淮安县(今麦克明维尔市),则是为了适应琼江河谷中段地区快速增长的移民和农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
    永平堡是琼江河谷最南边的拓殖区,虽然设立时间不长,但凭借当地优越的农业条件和众多移民的辛勤耕作,发展势头迅猛。
    “永平拓殖分区未来一年的工作,仍旧是继续垦殖,扩大新拓耕地规模。”叶青敲了敲挂在议事厅墙壁上的拓殖分区地图,目光扫过在场的拓殖官:“现在正值冬闲时节,但我们所有人却不能闲下来。”
    “首要任务是疏通现有的灌溉主渠,扩建新垦田地分支渠道,各屯需组织劳力清淤拓深,确保水源能顺畅地流入所有的田间地头。安民、兴农两屯要牵头修建垮屯引水渠,解决东部高地数千亩耕地缺水问题。”
    他指向永平堡南侧:“广济、丰裕、石滩、穆沟等几个屯需带领新移民开垦清溪河南岸荒地,在明年三月底完成四千亩新耕地丈量规划和土地平整。”
    “在开春后,优先种植耐寒土豆和玉米,以增加拓殖区粮食产量。每屯需按人头划分垦荒任务,秋收时按产量考核奖惩。”
    “物资方面已协调专区调拨一百六十把铁犁外,还有二十匹挽马和五十头耕牛,在未来三个月陆续运来。”
    说到最后,叶青补充道:“各屯要建立农具和牲畜使用登记制度,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防止不必要的损坏。另外时,需组织拓殖移民进行农业生产知识的讲座和宣导,确保所有人都懂得一些基本的耕作技术。”
    “我们明年的目标是,将现有耕地规模扩大至两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力争达到……四千吨!”
    “大人,所有已开垦的农田全都栽种玉米和土豆吗?”一名屯长皱着眉头问道。
    “新垦田地主要以土豆和玉米为主,按3:7的比例播种。”叶青说道:“去年和今年垦出的农田以4:6的比例播种小麦和玉米。”
    “在短期之内,我们永平拓殖分区需要解决的是能不能吃饱的问题,以及可以容纳多少新移民。待三五年之后,熟地耕种面积具有一定规模,我们再考虑吃得好不好的问题。”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